国新办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布会

龙腾虎蹴网 5114 2025-04-05 14:37:42

四川、陕西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62.2%、46.6%,广西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0.4亿元,均超一季度预期目标。

专家表示,开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既要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对接,也要推进区域板块间的融合互动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四川、陕西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达26.2%、19.4%,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新办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布会

追求高质量发展有效投资量质齐升,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开门稳看的不仅是经济总量和增速,还要看质量和效益。在张建平看来,要想缩小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需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区域政策等进一步发力。一季度GDP超万亿的省份比去年增加3个,24个省(区、市)增速高于或与全国水平持平。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等地增速均高于或等于6%。看增速,中西部发力直追,看总量,东中西差距仍有待进一步缩小。

四川、陕西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62.2%、46.6%,广西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0.4亿元,均超一季度预期目标。雄安新区集中开工两批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今年一季度,中部省份中心城市表现尤其出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其中,24个省(区、市)增速高于或与全国水平持平。相对差距缩小11个省份GDP超万亿,多地增速跑赢全国,区域间相对差距缩小随着庞大的钢结构骨架向上提升,广州白云火车站初现雏形,未来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火车站之一。中部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山东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20.9%,福建对欧盟进出口增长26.3%。

一季度,中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增长25.5%,发挥了对投资的牵引作用。看增速,中西部发力直追,看总量,东中西差距仍有待进一步缩小。

国新办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布会

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人口、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较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7.2个百分点。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各地攻坚克难,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稳健局面。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

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等地增速均高于或等于6%。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张建平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中部地区增速达到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

江苏450项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序时进度。张建平分析,既有开放发展的优势,也有区位优势,还有中高端产业、技术人才、资本集聚的优势。

国新办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布会

四川、陕西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62.2%、46.6%,广西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0.4亿元,均超一季度预期目标。破万亿的11个省份经济总量之和超17.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约65%。

河北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增长1.5倍,山东工业机器人(7.780, 0.00, 0.00%)产量增长2.2倍,重庆汽车、电子机械及器材产业分别增长16.8%、25.4%,辽宁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看总量广东省和江苏省以超过2.7万亿元的总量位居前列,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和上海的GDP超1万亿元,与去年相比,季度GDP超万亿元的省级行政区增加了湖北、安徽和上海。东北三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68亿元,经济保持正增长。贵州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雄安新区集中开工两批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其中,武汉为中部城市GDP第一,接近400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长沙、郑州,均超过3000亿元,排在前十的还有合肥、南昌、洛阳、太原、襄阳、芜湖、赣州,既有省会城市,也包括像洛阳、襄阳这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近年来,东部地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传统产业积极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四川、陕西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达26.2%、19.4%,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背后显示出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赋予了中部地区新的发展机遇和开放空间。专家表示,开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既要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对接,也要推进区域板块间的融合互动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不仅是广东,全国多地一季度顺利实现平稳开局。这将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

西部地区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5.76万亿元,同比增长5.5%,12个西部省份及自治区均实现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速。追求高质量发展有效投资量质齐升,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开门稳看的不仅是经济总量和增速,还要看质量和效益。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光缆、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四川、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148.1%、45.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8.9%、19.5%。

看增速一季度,除吉林省受疫情影响、GDP增速同比下降7.9%外,其余30个省(区、市)均实现了正增长。张建平认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优势区域具有较高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强劲的经济发展活力,是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未来有望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季度,东部地区继续发挥着全国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同比增长4.5%。湖北增速6.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一季度,东部地区继续发挥着全国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同比增长4.5%。看增速一季度,除吉林省受疫情影响、GDP增速同比下降7.9%外,其余30个省(区、市)均实现了正增长。

其中,武汉为中部城市GDP第一,接近400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长沙、郑州,均超过3000亿元,排在前十的还有合肥、南昌、洛阳、太原、襄阳、芜湖、赣州,既有省会城市,也包括像洛阳、襄阳这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不仅是广东,全国多地一季度顺利实现平稳开局。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东部地区在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正朝着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正在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方向,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点。

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近年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亮点颇多。

其中,黑龙江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自2013年三季度以来季度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5.76万亿元,同比增长5.5%,12个西部省份及自治区均实现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速。

一批批项目紧锣密鼓落地实施,今年一季度,广东省以28498.79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坐全国头把交椅。东北地区,黑龙江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上一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拟资助人员名单公布
下一篇:中科院重大项目验收 攻深探盲有了国产利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4-05 14:54

碳中和需要每个人、每个国家的共同努力。

2025-04-05 14:21

生态和谐则体现重视维护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2025-04-05 14:11

同时,针对草原超载过牧和牛羊肉供给长期偏紧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将安排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牧区半牧区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2025-04-05 13:02

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

2025-04-05 12:45

同时,针对草原超载过牧和牛羊肉供给长期偏紧的问题,从今年开始将安排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牧区半牧区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